作文: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
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,但沉香又必然诞生于沉香木中。
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后,自身会分泌树脂来愈合伤口。其间,创口部位会因一种叫作“黄绿墨耳真菌”的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。沉香为了自保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,而真菌又顽强地在逆境中进行代谢,从而与沉香树本身的抗体类物质相混合,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。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,沉香形成。
也许有一天,泥香树会倒在地上,被泥土掩盖;或者森林被洪水淹没、沉香树沉在湖中。千百年后,树身腐朽、消失,但沉香依然存在。当它们被人们发现后,则被视若珍宝。
读完材料,你有何理解和感受?请据此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结合材料,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科学精神:理性思维、勇于探究
人文底蕴:人文积淀、人文情怀
学会学习:勤于反思
【审题】
限制性
1.真实情境的限制。题目以沉香的形成过程作为引发写作的真实情境。沉香树受到创伤后遭受“黄绿墨耳真菌”的侵害,为了保护自身,沉香树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。而真菌为了在树体中生存,也会进行逆境代谢。二者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,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,沉香形成。千百年后,树身腐朽、消失,但沉香依然存在。当它们被人们发现后,则被视若珍宝。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。题目带有寓言性质,考生在审题立意时,要能由沉香的形成及其价值关照社会和人生。
2.写作任务的限制。本题的任务指令相对比较简单,主要体现在写作内容的限定上,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,表现对材料的理解和感受,这里的理解不是浅表性的理解,而要对材料进行深度思维,挖掘其对人生的启迪。
3.价值判断的限制。沉香的产生过程其实是沉香树逆境抗争与真菌逆境代谢的结果,命题人的价值取向,已经鲜明地从情境材料的选择上传递出来:要想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价值,成为像沉香一样的珍贵存在,就要迎接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。考生必须准确把握命题人的价值判断,不可悖离。
开放性
1.立意角度的开放。考生可以从沉香树的角度来谈面对客观的伤害、挫折、磨难时,要勇于抗争,必能成就芬芳;可以从沉香的永恒价值谈如何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;还可以综合来看待沉香树的易腐速朽和沉香的珍贵长存,由此引发有机联想和思考等,立意角度开放,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展示。
2.联想和思考的开放。题目关于沉香形成及以沉香的价值能够引发考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,可以联想珍珠和牛黄的形成及其价值,可以联想司马迁、史铁生等在逆境中所成就的沉香一样的人生价值;既可以从“是什么”的角度进行有效思考和类比联想,又可以从“为什么”的角度来探究沉香的形成原因,还可以侧重从沉香树和沉香的对比结果来谈得到的启示。总之,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、多维度的认知和体验来进行写作,可以探讨的内容很多。
3.文体自由。只要由材料有感而发,考生写记叙文、议论文、散文皆可。
【解题】
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,选取与沉香的形成有关的知识作为材料,旨在引导考生认真思考沉香形成的过程和沉香的价值,以此进行类比迁移、联想和想象,并能够多角度观照社会现象和人生现实,进行深度解读。考生只要能结合材料,联想思考,写出人生感悟即可。此类文题常考常新,简单又不失深度,考生也有话可说,有情可抒,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检测。
【参考立意】
切题立意:
1.不惧逆境,将生命化为沉香。
2.保持内心深沉的芳香。
3.沉香的价值来自不懈的抗争。
4.岁月沉香,铸就永恒。
……
偏题立意:
1.竞争产生美好。(断章取义,对情境和任务指令的限制理解不到位)
2.大浪淘沙始见金。(金子与沉香不能类比,金子本来就是金子,而沉香树不等于沉香,沉香是沉香树与真菌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化合物)
……
【下水文】
岁月沉香 铸就美丽
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,虽然沉香诞生于沉香树。
只有当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,才提供了成就沉香的最初可能。沉香树枝干遭受创伤后,自身会分泌树脂来愈合伤口。其间,创口部位会因一种叫作“黄绿墨耳真菌”的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。沉香为了自保就会与这种真菌抗争,而真菌又顽强地在逆境中进行代谢,从而与沉香树本身的抗体类物质相混合,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。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,沉香形成。
这让人想起珍珠。珍珠的形成是个痛苦的过程。当蚌张开贝壳时,如果有一颗沙砾、寄生虫或是其它异物进入了蚌体,而它又无法将这些杂物排出去,就会如同人的眼睛里进了沙子一般,它会又疼又痒。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,它最后只能不断地分泌出珍珠质来将其包裹起来,久而久之越包越厚,一层厚厚的珍珠质形成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珍珠。
不是每棵沉香树都能产生沉香,也不是每只蚌都能孕育珍珠,就像有些人注定平庸。
沉香树遭受创伤,才提供了成就沉香的最初可能。就像人在生活中遭受挫折,经历磨难,这个人才拥有成就卓越的最初可能;但仅仅这样还不够,很多人在经受打击后日渐消沉,丧失斗志,最终还是“泯然众人矣”。要想拥有沉香一样的人生,就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方能曾益其所不能。
沉香的价值源自于不懈的抗争。
沉香之所以拥有深沉的芳香,是它不懈抗争的结果。沉香最动人的部分,是它的“沉”,即不懈抗争的品质;更在于它的“香”,一旦成就,永不散失。而深沉的芳香是不容易获得的,在无尽岁月的长河里,沉香树只有不懈地抗争,才能铸就这份美丽。林清玄说,沉香不只是木头,它还是一种启示,启示我们在浮华的人世也要保持内心深沉的芳香。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,便能不畏惧浮世。
人生实苦,但成就我们的恰恰是艰苦的抗争,就像岁月成就沉香一般。
孔子是否生而圣贤?让孔子名留青史的并不是孔子本身,而是他思想的光辉,是什么成就了他生命的“沉香”,让他由凡人变为圣人?司马迁说:仲尼厄,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兵法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他们哪一位生而圣贤?
假如你生而不幸,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普希金说,不要悲伤,不要忧郁。不妨在苦难中抗争,像司马迁、像史铁生那样,让生命化为永恒的“沉香”。